1、原料預處理:
清蒸冷卻:
糠味是白酒中的雜味,故稻殼在使用之前,必須進行清蒸,以稻殼蒸透,聞之無生糠味為準,清蒸完畢后,讓其自然冷卻備用。
潤糧:
在拌料前,需將大米原料打堆,并潑上釀造用水進行潤糧,使大米完全濕潤為限(新糧不需要潤糧)。
2、配料:
生產(chǎn)采用續(xù)渣混蒸方法,窖內(nèi)有三甑活,即兩甑渣活,一甑回活。其配料方法為:第一甑不加新料,稱為“頭糟”。發(fā)酵完畢的窖池用鐵鍬鏟去封窖泥,再鏟去接觸窖泥的酒醅約5厘米丟棄后,根據(jù)季節(jié)和投料量多少挖取窖池上層的酒醅5~7車(300公斤/車),拌入熟稻殼 59公斤左右待蒸。第二甑和第三甑都加入新料,稱做大渣和二渣。繼續(xù)挖出窖池中的中層發(fā)酵酒醅11~13車,將約 600公斤左右大米均勻地拌入酒醅中,再配熟稻殼180公斤左右,三者混合拌勻,隨挖隨拌,打碎團塊,拌勻后成堆,表面再覆蓋一層稻殼,分兩次裝甑蒸料。第四甑蒸上排回糟(稱丟糟)。回糟在發(fā)酵窖底,有6~7車,因其水分較大,故配入熟稻殼約 120公斤左右拌勻。配料可參見表1。
3、裝甑:要求嚴格按生產(chǎn)工藝,控制糧醅比例、用水量、填充料量的范圍,并針對各窖池的具體情況,根據(jù)化驗分析出的窖池母糟(發(fā)酵糟)的淀粉含量,水含量和酸度等數(shù)據(jù),確定入窖糧糟的配料數(shù),同時蓋上稻殼防止酒分揮發(fā);使入窖糧糟達至各項標準正常數(shù)值,以保證正常發(fā)酵要求。在拌料過程中,要做到低拌均勻,無明顯的較大團塊,翻拌的同時用竹掃把將團塊掃散,使料醅更均勻。
在上甑前先將甑底打掃干凈并用水清洗,做到無余糟廢水,將甑底廢水排放干凈后再將出水口密封好,以防止酒尾和蒸汽的流失,上甑前,先用少許清蒸后的稻殼墊甑后再進行裝甑。裝甑要求六個字:松 、輕、準 、薄、勻、平。
4、蒸酒蒸糧:
蒸餾過程中,要做到小汽蒸餾,大汽追尾;做到不跑汽、不壓酒、不打泡。
掌握蒸餾時間,做到料熟酒盡;注意酒基溫度、蒸酒時流酒速度不超過3.5公斤/分鐘,看花摘酒、截頭去尾,每甑摘取酒頭2~3公斤作為勾兌調(diào)味酒。酒精含量在45%以下的酒尾不入庫,各甑酒尾集中于最后一甑倒入底鍋,蒸酒回收。
蒸酒結(jié)束后,移開甑蓋繼續(xù)蒸料排酸,如料未蒸熟,還要加水再蒸。夏秋氣溫高,規(guī)定必須開大汽排酸10~15分鐘,方可出甑。